type
status
date
Aug 24, 2023 05:54 AM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创建方
来源
简介
URL
👉心理咨询前需要做什么?
第一次咨询前,需要填写《来访者登记表》,这是为了帮助咨询师在咨询前更全面地了解你所咨询的问题及相关背景,节省第一次咨询中收集信息的时间,同时也是帮你节省咨询费用。所以请来访者务必认真仔细填写表格,我们会为你所填的内容保密。但先填写表格并不代表着咨询中就不用谈这些信息,有时你在咨询室里谈及的内容更有重要意义。咨询师也会根据情况就某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澄清。
《来访者信息登记表》主要包括对所咨询问题及其发展背景和历程的详细描述,来访者的个人信息。
👉心理咨询的整体过程?
心理咨询的过程,与咨询师受训的咨询流派的背景、个人习惯、来访者问题类型与严重程度等有关,最常用的咨询过程大致是这样的:1个小时的时间内,来访者先展开描述所咨询问题的表现、历程、影响,咨询师会把握你描述的程度。咨询师与你澄清的过程中,会评估你的行为模式,寻找改变的动力,探寻改变的意义,明确人生的价值,制定行动的计划,打破恶性的循环,进入良性的轨道,总结咨询的收获。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这个以此去评判自己的咨询,因为实际咨询过程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要因此对你的咨询效果带来影响。相信你的咨询师对你咨询进程的把握才是最专业最适合的。
👉我咨询中谈的内容都有谁知道?
基于职业道德,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对个案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加以保密,即未经当事人同意,不会将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告诉其他人。但是,心理咨询的专业保密是有限制的:法律要求心理咨询师披露的,职业规范不能对抗法律规定,如果来访者有杀人事实、谋杀计划、自杀计划、虐待老人和儿童以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向公安或者检察机关报告,这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心理咨询师也不能例外。
如果咨询师觉得您的个案有困难,需要进行督导或讨论(督导就是找更资深的咨询师,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帮助您的咨询师突破困境,为咨询助力),那么也会提前征求您的建议,告知您督导或讨论的形式人数以及保密问题。
👉每次心理咨询结束后,我该做什么?
如果咨询师给您留的有家庭作业或实践活动,真心建议您认真完成,因为咨询的效果,咨询室外的改变和咨询室内的改变同等重要,咨询室内也许只是头脑思维层面的变化,咨询室外的行为改变或应对模式的转变,往往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将您咨询费的效益最大化,更快更好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可以与咨询师沟通关于自己对咨询的感受吗?
可以呀,咨询中您有任何感受,都可以跟咨询师沟通。并且这还会帮助咨询师更好地了解您,更好地帮到您,推动咨询进程。
👉我感觉咨询没效果,可以跟咨询师说吗?
当然可以。心理咨询开始的头几次大多数都是评估、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往往来访者说的很多,而咨询师讲话很少。当你感受到失望、不满的时候,请一定和咨询师表达你的真实感受,也许这恰恰是能够使得你和咨询师一起向下工作的契机。
👉咨询中,基本都是我在说话,这正常吗?
在最初的几次咨询中,咨询师更多的是在做初始评估、了解你,所以更多的时候会将讲话的空间留给你。
但是,如果这让你觉得焦虑、有压力,或者困惑、尴尬,或者你需要咨询师给你更多的回应和反馈,请你直接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这些感受以及需要。
👉在咨询过程中,我什么都可以讲吗?
在咨询室中,你有权利去讲出你内心所有的内容,哪怕是尴尬的,愤怒的,或者是你觉得无关紧要的。
正是你讲出的这些内容,是咨询师了解你的素材。因为有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背后隐藏着非常重要的信息。
👉为什么我在咨询中感觉到不舒服?我该信任这个咨询师吗?
你在选择这位咨询师时,已经对他页面上展示的受训背景等信息有所了解,是你接受的,这就完成了你们双方未来合作的第一步。但在接下来的咨询工作中,有可能并不会完全那么顺利。你需要知道,心理咨询的过程不完全是舒服的。这种不舒服有可能是由于随着咨询深入,会激活我们一些早年的创伤体验,当这些体验出现在你与咨询师的工作中时,就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困难的感觉。
人是非常复杂的情感物种,尽管我们原先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造成困扰与痛苦,可是当“早期创伤体验”重新浮现时,这种“更痛苦”的感觉会让我们想要逃开,回到自己安全的“壳”当中去。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勇气与咨询师去讨论这些感受和体验,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当你选择了一个咨询师之后,尽量坚持与他进行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并尽量将你所感受到的内容告诉咨询师,这样就可以给你们双方去理解你的内心世界的机会。
如果的确对咨询师进行的方式有困扰,或者完全无法信任咨询师,那么可以考虑更换。
👉我觉得这次咨询没有帮助,怎么办?
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最初的几次咨询中,咨询处于评估与建立关系的阶段。
这个阶段,你与咨询师有两个目标:
1、咨询师需要通过你的叙说了解你的情况,从而才能比较好地理解你的处境,而不是盲目地给你许多也许并不适合你的建议。
2、你与咨询师相互评估你们是否建立起相对信任、安全的关系,如果这个过程很困难,那么也许这并不是适合你的咨询师。
所以,在最初的几次咨询中,感觉问题没有获得即刻的解决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阶段里来访者说得很多,而咨询师讲话很少,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在处理你面临已久的问题——比如性格、情绪、人际压力、亲密关系等等困扰时,要收获到变化,也许需要一个漫长的铺垫。
所有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你因为这个情况感到失望、不满,这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请一定和咨询师表达你的真实感受,也许这恰恰是能够使得你和咨询师一起向下工作的契机。
👉心理咨询师应该能够帮我解决一切问题?
咨询也不是万能的,首先要求咨询的内容必须是心理方面的,其他方面则不在咨询的范围,心理治疗不该被神格化。咨询的核心是 “助人自助,自我成长”。咨询师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助求助者领悟到内心存在的冲突,矫正错误的认知,做出新的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
整个过程,始终是求助者主动。咨询师只起一种协助、指导的作用,不会主观地指示求助者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能怎样做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那种把心理方面的医生当做“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认为咨询师有能耐把它们一一替自己解开,而自己无须思考、内省、努力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对于那些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除了心理治疗以外还要进行药物治疗。
👉可以约咨询师在咖啡厅或家里等其他地方咨询吗?
不能。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频率和固定的地点能够帮助形成具有治疗意义的环境。这是咨询发生作用的基石。咨询的问题只能在咨询室里谈。另外,安全隐私专注的氛围对咨询来说也是必要的。
👉可以和咨询师成为朋友吗?
在咨询进行中是一定不可以的。“双重关系”会使得心理咨询失去工作的有效性,有碍咨询师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为了保护来访者的利益,有一些流派甚至会要求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咨询结束三年之内都不能发展朋友关系。
(警告:如果在咨询中你接收到咨询师的性暗示或者邀请发展性关系,请到中国心理学会伦理工作委员会进行举报!)
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安寻心理
- 作者:沐阳
- 链接:https://www.hears.top//article/blog-2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